暑假模式开启,达州各地精准对接青少年儿童成长需求,开设公益课堂。从传统文化浸润到兴趣特长培养,从安全知识科普到托管服务保障,多样化课程与暖心服务交织,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收获成长,让假期充盈着“知”与“趣”的双重色彩。 三月三,阿三去上山,阿三去上山,上山又下山,上山又下山。 在通川区青少年宫播音主持班,孩子们正跟着老师练习绕口令。小主持人手持模拟话筒,字正腔圆,有模有样,一张张稚气的脸上写满专注。![]()
通川区青少年宫教师李奇臻:在这个暑假也推出了中国舞、播音主持、创意美术等26个传统文化特色公益课堂,配备了热爱教育、责任心强的老师,让孩子们在乐中学、学中乐。 学生万至简:我在青少年宫学习播音主持和乒乓球两门课程。在这里我认识了许多好伙伴,我们一起学习,一起玩耍,我们太开心了。 今年,通川区青少年宫推出“双公益”模式,设立75个学费全免的公益普通班学位,435个仅收取基本成本费的公益提高班学位。通过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特色课程,点亮青少年的暑期生活。 通川区青少年宫主任杜小艳:我们始终坚持公益性、普惠性、多样性、创新性原则,在师资配备、课程设置、社会服务等方面持续优化完善,让青少年宫成为青少年智慧汇聚的场所,素质教育的摇篮,自主发展的天地,才华展示的舞台。 在达川区总工会2025年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工作暨第二期公益服务项目手工制作课上,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,学习运用彩纸、环保材料等,亲手制作各种充满童趣的作品。 培训班学员刘依彤:今天上了折纸和剪纸课,我觉得很好玩,很有趣,老师很有耐心,我还认识了很多小朋友。 达川区发挥工会“娘家人”作用,摸排职工需求,精心组织暑期公益少儿培训班,开设了声乐、美术、书法、手工制作等7大类兴趣培养课程,免费向6至14周岁孩子开放,每周一至周五开课,为期20天。 家长邓福江:还好有这个暑假班,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。孩子在这里既能学习到知识,又能培养兴趣,还能和很多小伙伴一起玩耍,家长放心,工作也更安心了。 在达州高新区斌郎街道堰坝社区,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观看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片,直观呈现危险场景与自救方法。随后通过互动问答,向孩子们宣讲安全知识。 堰坝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创新推出“志愿服务+多元化托管”模式,开设涵盖阅读、绘画、练字、手工、音乐等课程的暑期公益课堂。 达州高新区斌郎街道堰坝社区综合专干王志红: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文化活动,让辖区的孩子们足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,满足他们多样化的成长需求。 来源:达州融媒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!(善语结善缘,恶言伤人心)
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