州河奔涌见证变迁,群山环绕孕育新机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达州始终锚定“幸福宜居中心”战略目标,以“南拓、东进”战略拉开城市框架,用立体交通网络打通发展脉络,靠城市更新激活民生温度,从空铁新城的拔地而起到老旧小区的蝶变新生,城市建设的“达州速度”正不断刷新着宜居宜业的“幸福刻度”。![]()
走进达州高铁南站建设现场,重型工程车往来穿梭,塔吊长臂不停运转,数百名建设者坚守岗位紧张作业,一座现代化交通枢纽正加速成型。作为“十四五”时期达州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核心引擎,项目总投资达62.6亿元,涵盖市政道路、跨线桥梁、综合管网、客运枢纽站等多个子项目,目前已累计完成总投资的53%,各关键节点工程按计划稳步推进。![]()
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副经理何敏:到目前,站前大道、站前纵一路、站前纵二路等市政道路路基土石方已完成72%,桥梁完成桩基、墩柱等下部结构施工,管网施工已完成53%;南广场地下室筏板和主体结构已完成75%,预计年底完成主体结构施工;客运枢纽站已完成场平,正在开展地下室桩基施工;配套综合楼项目主体结构已完成95%,预计11月下旬完成主体结构施工。![]()
这座交通枢纽的战略价值不止于“通”,更在于“联”。项目建成后,将实现达州高铁南站与金垭机场的无缝衔接,构建起“空铁联运”的立体交通格局。这一“黄金通道”不仅能激活周边产业集群发展活力,更将推动城市向南拓展10平方公里,让规划中的空铁新城从蓝图变为现实,成为达州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门户。为确保与成达万高铁同步投运,建设单位成立专项攻坚小组,实行挂图作战、倒排工期,全力冲刺建设目标。 达州市高新科创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洋:我们将加强项目统筹协调,强化要素保障,加大资源投入力度,严把工程质量和安全关,加快推进项目建设,力争提前完成地方建设部分,确保与成达万高铁同步达成投运条件。 如果说高铁南站是达州“南拓”的“硬核支点”,那么高家坝大桥便是中心城区“北优”的“民生动脉”。在州河上游的高家坝大桥建设现场,桥面铺装已进入收尾阶段,工人们正忙着进行人孔封闭作业;东岸与犀牛大道交汇处,绿化树木移栽已完成,管线迁建施工为连接道路改造扫清障碍;西岸施工现场,人行道盖板制作同步推进,各工序衔接有序、高效运转。![]()
中交四航局达州高家坝大桥项目副总工程师綦孝天:整个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%。其中,大桥主体施工、桥头连接路软基处理和路基挡墙作业均已全部完成。接下来,我们将抢抓晴好天气,加快桥面铺装和护栏、路灯、交安等附属工程施工,力争大桥在今年年底达到通车条件。 作为城北区域的关键跨河通道,高家坝大桥自2023年10月开工以来便备受关注。这座总投资2.22亿元的双塔双索面矮塔斜拉桥,全长242米、桥面宽34.5米,设计为双幅双向6车道,西岸新建62米连接道路、东岸改造232米连接道路。建成后,将彻底打破高家坝与张家坝两大城市组团的地理阻隔,大幅缓解江湾城、张家坝大桥的交通压力,让城北区域路网真正实现“内畅外联”。 达州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副主任陈伟:高家坝大桥建成通车后,将进一步完善达州中心城区北部路网,强化高家坝与张家坝组团联系融合,缓解区域交通压力,改善对外交通,对拓展城市格局、提升宜居品质具有重要意义。 从“骨架”到“血肉”,从“面子”到“里子”,“十四五”以来,达州城市建设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。秉持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发展理念,达州坚持“老城焕新”与“新区崛起”双向发力,城市发展空间与综合承载能力实现质的飞跃。空间布局上,“南拓、东进”战略深入实施,南向以高铁南站、金垭机场为依托打造空铁新城,东向建设产城绿乡融合的东部经开区,“一中心三组团”城市格局基本形成,中心城区建成区拓展至126平方公里,全市建成区达256.98平方公里。 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方面,达州借力“城中村改造”“城市体检更新”双试点契机,强力推进危旧房、老旧小区、城中村“三大改造”和微治理、微改造、微更新“三微”行动,累计投入超300亿元完善市政基础设施。新建改造城市道路286公里,让出行更顺畅;改造排水管网990公里、治理内涝点8处,让城市更韧性;新建城市桥梁12座,让通行更便捷;海绵城市面积达52.42平方公里,新增绿地2048.44公顷,让环境更宜居。一系列实打实的成效,让达州先后斩获“国家森林城市”“全国双拥模范城”“四川省文明城市”等十余项国省级荣誉,更让“幸福宜居”成为百万市民的切身感受,为“十五五”建设现代化城市筑牢坚实根基。 来源:达州融媒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!(善语结善缘,恶言伤人心)
展开